通用名称:注射用胸腺肽
英文名称:Thymopolypeptides for Injection
汉语拼音:Zhusheyong Xiongxiatai
【成分】胸腺α,及其他小分子多肽。辅料:右旋糖酐40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冻干品。
【适应症】
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,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,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,包括:
1.各型重症肝炎、慢性活动性肝炎、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肝硬化等;
2.带状疱疹、生殖器疱疹、尖锐湿疣等;
3.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结核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;
4.各种恶性肿瘤前期及化疗,放疗合用并用;
5.红斑狼疮、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病、强直性脊柱炎、格林巴利综合征等;
6.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症等;
7.病毒性角膜炎、病毒性结膜炎、过敏性鼻炎等;
8.老年性早衰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;
9.多发性疖肿及面部皮肤痤疮等,银屑病、扁平苔藓、鳞状细胞癌及上皮角化症等;
10.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等
【规格】(1)5mg;(2)10mg(3)20mg(4)40mg(5)60mg。
【用法用量】
皮下或肌内注射,一次10~20mg,一日1次或遵医嘱,溶于2ml灭菌注射用水或0.9%氯化钠注射液。
静脉滴注。一次20~80mg,一日1次或遵医嘱。溶于500ml 0.9%氯化钠注射液或5%葡萄糖注射液。
常用肌内注射。计量视儿童年龄、体重和病情而定。如对胸腺发育不全症患儿,每天1mg/kg,症状改善后,改维持量为每周1mg/kg,可长期应用作替代性治疗。治疗8个月至12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,隔日1次,每次5mg,1个月后改为1周2次,每次5mg。治疗期间如遇发热、呼吸道感染,在抗细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疗程继续,3个月为一疗程,或遵医嘱。
【不良反应】尚未见有关不良反应报道。
【禁忌】
1、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。
2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
1、对于过敏体质者,注射前活知了终止后再用药时,需做皮内敏感试验(配成25μg/ml的溶液,皮内注射0.1ml),阳性反应者禁用。
2、本品溶解后,如出现浑浊或絮状沉淀物等异常变化,禁止使用。
3、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。
【儿童用药】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老年用药】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药物相互作用】尚不明确。
【药物过量】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药理毒理】本品为免疫调节药,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,能促使T淋巴细胞成熟。
【药代动力学】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贮藏】密闭,在凉暗处(避光不超过20℃)保存。.
【包装】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包装。
(1)5mg/支×8支/盒;
(2)10mg/支×8支/盒;
(3)20mg/支×6支/盒;
(4)40mg/支×6支/盒;
(5)60mg/支×6支/盒;
【有效期】18个月
【执行标准】WS1- XG-044-2000
【批准文号】
(1)5mg国药准字H20003750;
(2)10mg国药准字H20003751;
(3)20mg国药准字H20003752;
(4)40mg国药准字H20067124;
(5)60mg国药准字H20054407。
通用名称:注射用核糖核酸Ⅰ
英文名称:Ribonucleic Acid Ⅰ for Injection
汉语拼音:Zhusheyong Hetanghesuan Ⅰ
【成 份】
本品主要成份及化学名称为:核糖核酸
辅料:甘露醇
【性 状】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,易溶于水。
【适 应 症】 用于慢性迁移性肝炎、活动性肝炎、肝硬化及其他肝脏疾病。
【规 格】(1)6mg (2)10mg (3)30mg
【用法用量】
肌内注射。以2ml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。一次6mg,隔日1次。
静脉注射。以20-40ml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溶解,缓慢静脉推注。一次30mg,一日1次或一次50mg,隔日一次;或遵医嘱。
【不良反应】应用本品后可能出现荨麻疹、头晕、恶心、脉速、发热等反应。
【禁 忌】对本品过敏者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
本品能引起全身反应,给药后十分钟内出现荨麻疹、头晕、恶心、脉速、体温升高者应停止使用。
局部反应:注射部位可能产生直径1-10cm的红肿疼痛范围,持续1-3天,红肿直径在10cm以上者应停止使用。
本品可使用1-2个疗程,使用2个疗程无明显疗效者应改用其他疗法。
本品溶解后出现浑浊不宜使用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尚不明确。
【儿童用药】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老年用药】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药物相互作用】尚不明确。
【药物过量】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药理毒理】本品为从猪肝中提取分离而得,能促进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,改善氨基酸代谢,推动肝癌相关抗原甲胎蛋白转阴,调节机体免疫功能,促使病变肝细胞恢复正常,降低血清丙氨基酸转移酶,改善肝炎患者血清蛋白电泳。
【药代动力学】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贮 藏】熔封或严封。置阴凉(不超过20℃)干燥处保存。
【包 装】
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包装。
(1)6mg/支×8支/盒;
(2)10mg/支×8支/盒;
(3)30mg/支×6支/盒。
【有 效 期】24个月
【执行标准】WS1-XG-034-2000
【批准文号】(1)6mg:国药准字H20003948 (2)10mg:国药准字H20003949 (3)30mg:国药准字H20063694
通用名称:缩宫素注射液
英文名称:Oxytocin Injection
汉语拼音:Suogongsu Zhusheye
【 成 分 】
本品主要成分:缩宫素
结构式:本品结构为含有二硫键的9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。
H-Cys-Tyr-Ile-Glu(NH2)-Asp(NH2)-Cys-Pro-Leu-Gly-NH2
辅料:注射用水。
【 性 状 】
本品为无色澄明或几乎澄明的液体。
【 适 应 症 】
用于引产、催产、产后及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;了解胎盘储备功能(催产激素惹试验)。
【 规 格 】
1ml:5单位
【 用法用量 】
1、引产或催产
静脉滴注,1次2.5~5单位,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有0.01单位。静滴开始时每分钟不超过0.001~0.002单位,每15~30分钟增加0.001~0.002单位,至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期相似,最快每分钟不超过0.02单位,通常为每分钟0.002~0.005单位。
2、控制产后出血 每分钟静滴0.02~0.04单位,胎盘排出后可肌肉注射5~10单位。
【 不良反应 】
偶有恶心、呕吐、心率加快或心率失常。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或水滞留。
【 禁 忌 】
骨盆过窄,产道受阻,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,有剖腹产史,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及脐带先露或脱垂、前置胎盘、胎儿窘迫、宫缩过强、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、产前出血(包括胎盘早剥)、多胎妊娠、子宫过大(包括羊水过多)、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。
【 注意事项 】
(1)下列情况应慎用:心脏病、临界性头盆不称、曾有宫腔内感染史、宫颈曾经手术治疗、宫颈癌、早产、胎头未衔接、孕妇年龄已超过35岁者,用药时应警惕胎儿异常及子宫破裂的可能。
(2)骶管阻滞时用缩宫素,可发生严重的高血压,甚至脑血管破裂。
(3)用药前及用药时需检查及监护:
①子宫收缩的频率、持续时间及强度;
②孕妇脉搏及血压;
③胎儿心率;
④静止期间子宫肌张力;
⑤胎儿成熟度;
⑥骨盆大小及胎先露下降情况;
⑦出入液量的平衡(尤其是长时间使用者)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
用于催产时必须明确指征并在密切监测下进行,以免产妇和胎儿发生危险。
【 儿童用药 】
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 老年用药 】
未进行该项目实验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药物相互作用】
(1)环丙烷等碳氢化合物吸入全麻时,使用缩宫素可导致产妇出现低血压,窦性心动过缓或(和)房室节律失常。恩氟烷浓度>1.5%,氟烷浓度>1.0%吸入全麻时,子宫对缩宫素的效应减弱.。恩氟烷浓度>3.0%,可消除反应,并可导致子宫出血。
(2)其他宫缩药与宫缩素同时用,可使子宫张力过高,产生子宫破裂或(和)宫颈撕裂。
【 药物过量 】
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 药理毒理 】
本品为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。
(1)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,模拟正常的分娩子宫收缩作用,导致子宫颈扩张,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在妊娠过程中逐渐增加,足月时达高峰。
(2)刺激乳腺的平滑肌收缩,有助于乳汁自乳房排出,但并不增加乳腺的乳汁分泌量。
【药代动力学】
口服极易被消化液所破坏,故口服无效;滴鼻经粘膜则很快吸收,作用时效约20分钟;肌内注射在3~5分钟起效,作用持续30~60分钟;静脉滴注立即起效,15~60分钟内子宫收缩的频率与强度逐渐增加,然后稳定,滴注完毕后20分钟,其效应渐渐退。T1/2一般为1~6分钟。本品经肝、肾代谢,经肾排泄,极少量是原形物。
【 贮 藏 】密闭,在凉暗处(避光不超过2℃)保存。
【 包 装 】低硼硅玻璃安瓿包装。1ml/支×10支。
【 有 效 期 】24个月
【 执行标准 】《中国药典》2010年版二部。
【 批准文号 】国药准字H32025280
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50强
证券代码:300294